“从XX月炒股!结果竟然颠覆你想象!”
“股市,是个捂脸的地方吗?”
想象一下——辛辛苦苦打工,挣点工资,逼着自己从嘴里抠出钱来投资,结果七年过去,你发现自己的账户成了股市交学费的幽默。这是人生的股市版“活在当下”?还是财富版“无情哈拉少”?今天我来跟你聊聊这个话题:那种一边亏钱一边喊“还行”的神奇心理。
“炒股七年,亏了35000”的既视感
故事很简单,又特别真实——从2018年开始,东财亏7000多,平安亏11000,支付宝亏17000,总计亏损35000。看到这个数字的感觉,像不像小时候考试成绩单:数学扣了7分,英语扣了11分,作文扣了17分,合成一个诡异的“认真学习”报告,但总成绩还是“凉凉”。
有人听了可能会皱眉头:“亏成这样,还能淡定地说‘平均每月亏400多也是可以接受的’?这是什么佛系心态啊?”但细想一下,这人可能是在股市里修成了高级心态:人生不过是个涨跌,钱没了还能再挣,没事儿,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学点经验下次再来!
“股市的亏,是在交智商税吗?”
大部分人踏入股市的时候,抱的都是那个朴素愿望:加薪不够快,靠炒股实现财务自由!但现实告诉我们一种特别扎心的真相:炒股,有时候是赚经验,不是赚钱。
炒了两年才知道“闭眼买热门概念股等于闭着眼走迷宫”;炒了五年才明白什么是“大盘好也可能是韭菜”,到了七年,出了哲学技能:把亏损拆解成每个月“还可以接受”的小数字,愣是活出了轻松幽默的态度。
但问个深刻的问题:为什么大家总觉得自己在股市里能稳赚?是不是和那些朋友圈日常晒收益截图的“股神”有关?你都不知道他们是不是刚卖了一只股票给你接盘,还总以为自己只差一步就要成功了。这是股民的“隐秘焦虑”——总觉得自己能行,但一不小心,就成了韭菜!
炒股和打工,你到底想明白了吗?
亏35000是个什么概念?对于一个普通打工人来说,这可能是半年工资。这么一比,股市里仿佛成了“打工人钱袋定投场”。有人问:“既然打工这么不容易,炒股还这么烧钱,我是不是不应该炒股?”
答案很有意思:其实炒股本身没问题,关键是心态。真正的心态高手都知道—— 炒股从来不是一夜暴富,而是和市场的一场持久战。 所以你想赢,不仅得懂得什么时候“坚守阵地”,还得学会什么时候“果断投降”。
而且亏钱背后的洞察更震撼:亏了才知道自己能力的边界在哪里;亏了才懂得市场情绪的魔力有多大;亏了还出一段“亏也还能接受捂脸”的平凡哲学,信息量满满。
反转:到底亏成啥样才算可以?
最后放一个小外号:那些能从股市亏钱的烦恼里提炼出幽默的股民,根本不亏——大不了下次还能赚得起。
“不亏经验,亏钱值了”
全国正规配资平台排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