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暑假来临之际,河南省教育厅出台了“史上最严禁补令”:
自2025年7月1日起,全省范围内全面禁止任何形式的学科类校外培训,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的培训班。所有培训机构不得以“研学”“夏令营”“思维素养”等名义开展变相学科培训。
同时,学校不得组织集体补课,在职教师不得参与有偿家教。顶风违纪者,将依法依规严肃处理,直至吊销教师资格、开除公职。
在如此高压的情况下,按理说在职教师们会有所收敛,不再参与暑假有偿补课了。然而现实很骨感,还是有不少在职教师在利益的驱使下,选择了顶风而上。
这几天,有多名网友在南阳网“书记留言板”和“南阳市长网上留言板”上发帖,投诉举报在职教师暑假违规有偿补课的行为。并且一些在职教师不择手段,对学生、家长各种威胁诱导。
更加搞笑的是,一些违规补课的在职教师,教学水平低下,补课后学生的成绩非但没有起色,反而下滑了。其中有一名举报者反映称,其孩子参加了数学老师的补习班后,成绩从原来的90多分下滑到只考30多分。
好在收到投诉举报后,南阳各相关区、市、县的主管部门积极回应,要求、责令各学校召开专题会议,学习师德师风相关的文件,制定施行整治在职教职工违规办班工作方案,加强假期的排查检查力度,严格落实国家“双减”政策,切实维护家长和学生的合法权益。
尤其是新野县,查实一名在职教师存在违规有偿补课行为后,责令其退还费用、写出情况说明和深刻书面检查,并对其在全校进行通报批评,保证今后不再犯类似错误。
为什么在上级部门三令五申严禁在职教师违规补课以及正在开展专项整治行动的情况下,还有这么多在职教师顶风而上呢?归根结底,主要是因为主管部门的专项整治行动太敷衍、相关教师受到的处分太轻了。
近年来,关于严禁在职教师违规补课的文件是一个接一个,专项整治行动也是一个接一个,并且每一次都被称为“史上最严”。然而结果却是,明明满大街到处都是违规补课的各种补习班,最终相关部门查获的寥寥无几,并且那些被抓现行违规补课的在职教师,最终受到的处分也是轻飘飘的,无非是通报批评、取消评优评先资格、扣发绩效工资等。
这样的处分跟他们违规补课所得比起来,根本不算什么,一点儿也不觉得心疼,完全可以通过违规补课短时间赚回来,处分等同于隔靴搔痒。
正因为主管部门和学校在监督、打击在职教师违规补课上的不作为,导致了在职教师违规补课的现象越来越普遍、越来越严重。希望主管部门能够引起重视,建立更加有效有力的监管和处分机制,让相关违规补课的在职教师付出远超违纪违规所得的惨重代价,才能产生足够的震慑力,使他们“不敢违、不能违、不想违”,才能有效遏制违规补课现象,从而实现教育“减负”。
对于此事,你有什么想说的?欢迎留言评论。
全国正规配资平台排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