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逸在与台湾的郭正亮进行访谈时,深入探讨了两岸在芯片和稀土资源上的相关问题。他直接提出一个不容忽视的假设:台湾当局如今配合美国,对华为的芯片代工进行限制,而大陆网民呼吁禁止台湾从大陆购买稀土,你们有没有准备好迎接这样的局面?
郭正亮面露忧虑,眉头紧锁,显得十分严肃。他指出,华为在台湾的采购额高达千亿台币,台湾当局却选择放弃,这无疑是自毁前程。他不禁问道,台积电是否曾对可能的损失进行过预测?事实上,华为的采购对台湾的许多企业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订单。而如今,即便是涉及低端芯片的交易也受到禁止,这种限制让两岸的商业往来几乎中断。
这种情况是否在逼迫大陆的科技产业完全走向台化呢?台湾慢慢形成了一种自认为理所当然的思维模式,他们认为对大陆的限制不会导致任何反制措施,就像是拥有某种特权一般。然而,我们对台湾的善意似乎并未被察觉,台湾当局感受不到我们的惩罚太过轻微,因此也没有感受到实质性的压力与痛苦。
毫无疑问,台湾当局在与美国配合的过程中,对中美实力的真实动态仍然缺乏清醒的认识。这种现象验证了此前的观点:许多台湾的精英群体仍然不相信中国会在整体实力上胜出,相反,他们认为美国的地位仍然高不可攀。
展开剩余51%那么,究竟该如何使台湾当局意识到中美实力的变化呢?本以为台湾在经历了印巴冲突后,会更清楚中国的实力。但从目前对华为和中芯进行的芯片代工限制政策来看,台湾当局对于未来的局势仍旧视若无睹。
那么,在以色列与哈马斯的冲突结束后,台湾当局是否可能更清楚地认识到中国的实力呢?华盛顿邮报指出,以色列目前的防空系统只能维持约12天的抵抗,若伊朗持续发动导弹攻击,以色列恐难以承受压力。如果美国不对以色列提供补给,其防御能力将大幅下降。
但美国为何不进行补给呢?因为如果将防空导弹送往以色列,美国自己的库存便会告急,这对其介入台海局势无疑会带来更大制约。正因如此,这几天我们可以看到,以色列在军事行动上显得格外克制,从而伊朗的反击力度也在不断增强。
考虑到,芯片、导弹、雷达以及汽车制造均依赖稀土资源,台湾当局是否真已经深思熟虑后果?此外,台湾当局还存在一个严重的误解:他们以为我们实际上并不敢发动军事行动!
发布于:天津市全国正规配资平台排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