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吴钩随笔
每次考试后,家长总是满心期待,结果一看数学成绩——还是原地踏步。
你焦虑、孩子郁闷,老师也说“明明讲了啊”,但成绩依旧没有突破。
为什么努力了、讲过了、补过了,数学成绩却始终“卡在一个档位”?
答案往往藏在这三个被忽视的“学习陷阱”里。
陷阱一:只听懂不动手,等于没学
很多学生有一种“错觉”:上课听懂了,就等于掌握了。
可考试一做题,立马傻眼。为什么?因为从没动过手。
尤其是那些“讲过的题”,学生根本不愿再做一遍。
他们会说:“这题讲过了,我懂了。”
但你让他自己做,他却做不出来。
听懂是入门,做对才是掌握,做熟才算会。
如果错题听懂了却不愿重做,
如果只停留在“听懂的表层”,从不“深练”,
那么,进步永远在纸上,分数也永远卡在原地。
陷阱二:题目量太少,知识“飘在空中”
别再提“题海战术”了,现在学生做的题,远远不够。
“双减”后,很多孩子除了课本和一本练习册,几乎没有额外训练。
有的连练习册都是空的,根本没碰过。
但数学就是要“见多识广”——
同一个知识点,不同的题型,不同的问法,不同的陷阱。
这些,都靠题目来打磨。
真正掌握一个知识点,不是在脑子里“知道”,
而是经历了足够多的“做题验证”,才叫“熟练掌握”。
陷阱三:没有目标,不愿突破舒适区
一些孩子长期徘徊在70-80分之间,
不高也不低,看似“还行”,实则“危险”。
他们习惯了这种“稳定成绩”,也就不愿再努力突破。
因为没有明确目标,所以也没有冲劲和改变。
一个缺乏目标感的孩子,很容易陷入“低效勤奋”——
表面很努力,实际上不动脑、没方向、没动力。
而成绩真正想突破,就必须设定新目标,迫使自己改变策略、提高投入。
提分关键策略:错题,才是最宝贵的“财富”
数学成绩想要提升,不靠“刷题数量”,而靠“错题质量”。
每一道错题都要这样对待:
再做三遍,直到不再错
看到这道题就知道答案,不假思索
能自己讲清楚解题过程,甚至能改编出类似题目
别怕重复练,怕的是错题没练透。
别追求题量爆炸,重视题目“精练”才是王道。
你看到的每一分进步,背后都是对一道道错题的死磕。
写在最后
数学成绩提升的关键,从来不在“聪不聪明”,
而在:你是否真的“做懂了”,是否真正“练熟了”。
有些学生成绩稳定不是因为不努力,
而是因为他们停留在“假学状态”太久——听听就算,做一遍就够,从不深究。
但学习数学,从来都是一场“耐心+重复”的修行。
别被表面的“听懂”迷惑,真正拉开差距的,
永远是那些愿意一遍又一遍,重复做错题的孩子。
关注【吴钩随笔】,用最朴素的道理,帮孩子突破成绩瓶颈,走上真实成长之路。
全国正规配资平台排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